close

一群住在森林裡的蜜蜂,每天忙碌的穿梭在花叢和蜂巢之間,勤奮的採集花蜜。

有一天,蜂王為了提升大家的工作績效,決定導入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。每隻蜜蜂身上都裝了高科技的感應器,用來紀錄每天接觸花朵的數量,做為評估績效的依據。

bee.jpg 

蜂王相信,蜂群們接觸花朵的數量越多、範圍越廣,整體採集到的花蜜就會越多。

然而新制度實施一段時間之後,卻是事與願違。每天採集到的花蜜總量不但沒有增加,反而每況愈下,逼得蜂王趕緊找來最前線的蜜蜂了解原因。

原來在新制度下,每一隻蜜蜂都以「接觸更多花朵」為目標,反而刻意減少在每一朵花停留的時間,以儘早飛往下一朵。同時因為身上的蜜越少,可以飛的越快,大家也刻意減少單次的採集量,以降低飛行時的負荷。

更糟糕的是,那些體型較大的蜜蜂,明明搬運了較多的花蜜,但是在新制度下統計出來的績效,卻不如那些搬運量少、到處淺嚐即止的小蜜蜂。

實際貢獻沒有公平的反映在績效數字上,更是成為壓垮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在業務單位裡,肩負管理責任的業務主管可能也會陷入蜂王的迷思。錯誤的管理制度不但對提升績效沒有幫助,還會誤導團隊成員的工作方式,讓組織努力的方向失焦。

而無法客觀反映績效、公平分配賞罰的制度,對業務人員便造成了無形的打擊。

其實在企業的各種功能單位裡面,業務人員是最不需要「管理」的一群人。業務人員需要的是明確的目標、充分的授權和適當的激勵。這些因子的實現,是透過洞悉人性的「領導」,而非按表操課的「管理」。

否則當業務人員失去熱情,從積極主動變為消極敷衍,進而用轉換跑道、職涯規劃這些「官方說法」提出辭呈的時候,業務主管永遠不會了解真正的原因。

(作者吳育宏是「立本台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(BDO)」副總經理暨業務行銷管理顧問部門負責人,經濟日報業務最前線專欄。)

【延伸閱讀1】同樣是困境,為什麼有人看到「抱怨的機會」,有人卻看到「成功的機會」?

【延伸閱讀2】找出三種恐懼來源,建立上台簡報的自信心

【延伸閱讀3】用生活經驗說一個好故事

吳育宏 at 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

吳育宏 at LinkedIn

大是文化《讓90%大客戶都點頭的B2B簡報聖經》吳育宏.jpg

arrow
arrow

    吳育宏的銷售智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