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市場單一客戶貢獻的營收大,企業可以依賴少數的主要客戶支撐業績。然而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營收過度集中關鍵客戶的缺點,就是當客戶抽單甚至流失的時候,企業遭受衝擊的程度也較大。

若是我們把經營客戶群視為經營一個「魚池」,照顧好那些大魚(大客戶)固然十分重要,但是同時培養具有潛力的小魚,也是必要的工作。當大魚出狀況,長期培養眾多小魚的企業,就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補上訂單流失、產能閒置的缺口。

要讓企業的魚池中有足夠的潛力客戶,首先要確保行銷業務部門掌握夠多的潛在客戶名單。這些名單的來源包括:曾經交易過的舊客戶、目標產業的參展廠商、工會組織會員、現有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(例如:現在的供應商可能變成明日的客戶)等。

其次,手握這些名單之後,如何與這些名單上的企業保持關係,就是一門培養潛在客戶的大學問。舉例來說,有足夠資源發行電子報的公司,應該定期瞭解收件者的閱讀率,並關心他們是否真的從中受益?他們對電子報的滿意度是高還是低?有沒有具體的建議?

至於受限於人力和預算,無法發行電子報的公司,可以不定期設計新產品、新服務的電子傳單(e-DM),或是撰寫產業趨勢、技術新知的文章,以電子郵件的型式發送。這些都是和潛力客戶(小魚)建立長期關係的方式。重點是企業必須主動建立連結的管道和習慣,才有機會從這些為數眾多的小魚中,培養出未來的大魚。

要經營大量潛在客戶,業務員有計畫的以電話拜訪也是可行的方式。由於潛在客戶的數量多、單次接觸時間不必太長,定期用電話追蹤客戶的需求是否有改變、增加,或是瞭解現有供應商有沒有服務的缺口(缺失),都可能找出新的商機、建立新的關係。

大部份業務人員的時間和注意力,會放在主要客戶和那些開發中的商機,以至於忽略了長期的業務策略中,潛在客戶群的耕耘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。

在市場環境變動快速、需求客製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日,企業不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確保魚池中有肥美的大魚,又有活力十足、潛力無窮的小魚,才是永續經營之道。

(作者吳育宏是「立本台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(BDO)」副總經理暨業務行銷管理顧問部門負責人,本專欄每周四刊登,經濟日報/業務最前線專欄。)

【延伸閱讀1】同樣是困境,為什麼有人看到「抱怨的機會」,有人卻看到「成功的機會」?

【延伸閱讀2】找出三種恐懼來源,建立上台簡報的自信心

【延伸閱讀3】用生活經驗說一個好故事

吳育宏 @ Facebook(臉書粉絲專頁)

吳育宏 @ LinkedI

大是文化出版社《B2B聖經》吳育宏.jpg

arrow
arrow

    吳育宏的銷售智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